梁惠王問尉繚子曰:「黃帝刑德,可以百勝,有之乎?」尉繚子對曰:「刑以伐之,德以守之,非所謂天官時日陰陽向背也。黃帝者,人事而已矣。」
梁惠王問尉繚子:「聽說黃帝有刑德之說,依靠它便可百戰百勝,真有這件事嗎?」尉繚子回答:「百勝乃是憑藉常法作戰,仰賴仁德守持,而非歸向或背離:天象、時間與陰陽。刑德之說,就是人的作為而已。」
「今有城,東西攻不能取;南北攻不能取;四方豈無順時乘之者耶?然不能取者,城高池深,兵器備具,財穀多積,豪士一謀者也。若城下池淺守弱,則取之矣。由此觀之,天官時日不若人事也。」
「假設現在有個城池,無論朝東西南北哪個方向都無法攻克。在這四個方向之中,難道沒有順應時宜的嗎?然而不能攻取,是因為:城牆高、護城池深、兵器齊全、錢糧豐厚,豪傑們同心謀劃。如果城牆低下、護城河淺且守備弱便可輕易攻取。由此看來,天象與時間的影響不如人的作為。」
「按天官曰:『背水陣為絕地,向阪陣為廢軍。』武王伐紂,背濟水向山阪而陣,以二萬二千五百人,擊紂之億萬而滅商,豈紂不得天官之陣哉!」
「依據《天官》說的:『背靠水而佈陣是置之死地,面向山坡部署是自廢軍隊。』然而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時,便是背靠濟水、面向山坡而部陣。最後以兩萬五千人擊敗紂王的無數軍隊而滅亡商朝。結果如此,難道是因為紂王不會契合天象來部陣嗎?」
「楚將公子心與齊人戰,時有彗星出,柄在齊。柄所在勝,不可擊。公子心曰:『彗星何知?以彗鬥者固倒而勝焉。』明日與齊戰,大破之。」
「楚國的將軍公子心在與齊國作戰時,有顆彗星出現,它的柄朝向齊國。世俗認為:『柄所朝向的國家佔有優勢,不可攻擊。』公子心說:『彗星怎麼會知道?用掃把打架一向都是顛倒過來,以柄攻擊者有優勢。』於是隔天的交戰,公子心大破齊國。」
「黃帝曰:『先神先鬼,先稽我智。』謂之天官,人事而已。」
「黃帝說:『遇事先問於鬼神,不若先以自身的才智考察。』說戰事受天象影響,其實影響的是人之作為罷了。」